![]() “井挖了,溝通了,可因為沒電還是抽不了水。前段時間抗旱,村民只能挑水去澆菜?!?0月13日中午,鐘祥市胡集鎮關山村村民楊學國說。記者在關山村2組前看到,一望無際的菜地上種滿了白菜、包菜等蔬菜,面積有1600多畝。一條新修的鄉間水泥路橫貫菜地間,路的一側架設著電線桿,拉上了電網。
基礎設施都已經建好,怎么會沒電呢?關山村會計高作友解釋說,2013年國土部門進行了土地平整,架設了電線桿,拉起了電線,還配置了一臺80千伏安的變壓器。但架設的是低壓線路,帶不動抽水機。
住在關山村2組村頭的村民孫家才家門前的水泥臺階上,放置著一個用篷布搭蓋的低矮物品,孫家才說,那就是配置的變壓器。去年11月12日放到他家門前,到現在沒動過。孫家才說,土地平整時,大家都盼著以后種菜更輕松,可看著電線桿、變壓器,卻用不上電,心里更不舒服了。
為何不把變壓器架上,讓群眾享受便利呢?記者隨后采訪了胡集供電所,所長薛靜介紹,關山村的整治項目與供電部門無關,后來接到村里求助時檢查發現,配電柜回收 ,還需架設900米的高壓線路,才能發揮抽水抗旱的作用,但這需要12萬元的資金,供電所無法解決。他們也多次向當地政府及上級供電部門匯報了這一情況。
記者了解到,類似關山村情況的還有附近的夏集、尹灣等村。薛靜介紹,廣州變壓器回收,這兩個村是在今年4月和9月,種菜抗旱的時期分別特事特辦解決了供電問題。但兩村所需的費用要低得多。夏集村也是架設了電線桿,廣州變壓器回收,配置了變壓器,但沒有安裝。后來村里自籌了8000多元,胡集供電所向鐘祥市供電公司爭取到資金2萬多元,接上接地裝置、導線、橫擔等設備,將空置的變壓器架設起來,才保證了該村的農田抽水。薛靜表示,供電所樂意回收免費勞力,服務群眾用電,但處處特事特辦貼錢是不現實的,制度也不允許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關山村的1600多畝菜地,采取的是“菜包菜”種植模式,一年種兩季蔬菜,中間夾一季玉米,每畝地的年收入超過3000元,種植大棚蔬菜的,甚至年收入達到2萬元。但由于供電設施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沒配備到位,讓村民們的勞力白白耗費更多,也阻礙了進一步發展。
記者 楊義杰 通訊員 張浩 (責任編輯:admin) |